2022年解決城區重要堵點6個,區域總體通行效率提高15.8%,事故下降13.76%……在日前召開的全省治堵工作十周年暨年度治超工作視頻會議上,我市作為全省唯一縣級市代表,圍繞縣域城市交通治理作交流發言,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。
交通一頭連著民生幸福,一頭撬動城市發展?!笆陙?,我市汽車保有量累計增長33萬輛,交通道路資源和群眾通行需求矛盾日益突出?!笔兄味鹿ぷ鲗0嘭撠熑私榻B道,強化立體治理、靶向治堵、科技賦能,成為我市全面提升市民交通暢達“幸福感”的“三板斧”。
慈溪既是北接上海的橋頭堡,也曾是交通干線最末端。十年來,我市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,積極構建“鐵、水、公”綜合交通網絡,全力推動“接滬、聯杭、攜蘇、融甬”的區位優勢轉化為交通優勢、發展勝勢。通蘇嘉甬鐵路及寧波至慈溪市域(郊)鐵路節點開工,寧波至余慈市域軌交鐵路同步推進,以及勝陸高架全線通車、中橫線高架城區段全線開工、G228加速推進……“外聯內暢”路網初具雛形。
作為II型大城市,我市常住人口近200萬,全市汽車保有量達52萬余輛。針對停車位的供需矛盾,我市創新推出“錯時共享”機制,梳理符合對外開放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,提供“存量”共享車位,讓“私家車”開進“公家院子”。同時,加快推進智慧停車項目,實施錯時、錯峰區別收費,截至目前,拓展完成6000個停車泊位收費改造,日均周轉率由收費前3次增加到收費后8.4次。
針對市民關心的交通堵點亂點隱患點等熱點問題,我市強化科技賦能、靶向治理。利用大數據對我市主要道路高峰時期組織交通起止點調查(OD調查),測算道路通行指數(TPI)、流量流向、延遲指數等,查找出全市域堵點50處,研究制定“一點一策”治理措施,持續推進有序動態治堵。截至目前,我市累計投入經費8000余萬元,對斷頭路、狹小路、瓶頸路口等進行改造整治,優化了170余處交通信號燈配時,提升道路通行能力,還創新設置了公交專用進口道,確保公交優先通行。
針對校園周邊時段性、節點性擁堵現象突出等情況,我市按照“花小錢、辦大事”原則,嘗試利用公共交通資源,變分散接送為集中輸送,采取“送進去、接出來”、“家門+車門+校門”門到門等措施,根據不同對象、需求,先后開通了“微公交”、“一站式”校園公交、定制放學返家專線、“點對點”高校直通車等具針對性的學生專線,以關鍵節點的打通,實現出行順暢。目前共試行開通學生專線12條,涉及城區學校5所、學生3600人。
據悉,作為我省新一輪五年治堵工作重點縣(市、區)之一,我市將進一步強化系統治理和科技賦能,在道路建設、堵點治理、綜合管理上下功夫,努力做出亮點和成效,打造安全順暢交通環境。